

统一声明:
1.本站联系方式QQ:709466365 TG:@UXWNET 官方TG频道:@UXW_NET 如果有其他人通过本站链接联系您导致被骗,本站一律不负责! 2.需要付费搭建请联系站长QQ:709466365 TG:@UXWNET 3.免实名域名注册购买- 游侠云域名 4.免实名国外服务器购买- 游侠网云服务
这篇ASP基础入门第七篇,专门帮你把Response对象的用法“拆碎了讲明白”:从最常用的Response.Write
输出内容(连解决乱码的小技巧都标了重点),到Response.Redirect
页面跳转(教你避开“跳转后代码还执行”的坑),再到容易混淆的Response.Cookie
设置(附实战案例教你存取值),每个知识点都配了能直接复制运行的代码和直观的效果截图。不用怕看不懂,所有操作都“一步一截图”,就算是刚摸ASP的小白,跟着做也能立刻看到结果。
等你学完这篇,那些之前“卡半天”的小问题都会变成“秒解决”的小事—— 把Response对象用熟,才算真正打通了ASP和浏览器的“沟通渠道”。 咱们直接上手练!
你是不是刚学ASP时,遇到过这种情况?写了,结果浏览器显示一堆乱码;或者点了登录按钮,明明写了Response.Redirect,却没跳到首页;甚至想让浏览器记住用户名,试了半天没反应?其实这些问题,百分之八十都和ASP里的Response内建对象有关——它是ASP和浏览器之间的“传话筒”,服务器处理完请求后,得靠它把内容、指令“递”给浏览器,没它,你写的ASP代码根本没法和用户互动。我去年帮做小吃店外卖小程序的朋友调过代码,他用Response.Write输出中文乱码,折腾了三天,后来我让他加了一行,立马正常了——你看,就这么一个对象,能解决新手最头疼的问题。
Response是ASP和浏览器的“传话筒”,你得先搞懂它的“脾气”
其实ASP处理请求的逻辑特简单:用户在浏览器输入网址→服务器接到请求→执行对应的ASP文件→把结果发给浏览器。而Response对象,就是服务器发消息的“工具”——它能把文字、HTML、Cookie这些东西,包装成HTTP响应(就是浏览器能看懂的“消息格式”),传给浏览器。比如你写,服务器就会通过Response把这句话“喊”给浏览器,浏览器再把它显示成你看到的文字。
微软官方文档(docs.microsoft.com)里明确说过:“Response对象是ASP的核心内建对象之一,负责生成HTTP响应的内容和头信息”。你可能听不懂“HTTP响应头”这种专业词,其实就是浏览器需要的“额外说明”——比如“这个内容用UTF-8编码”“这个页面明天过期”“请记住这个用户名”。举个例子,你想让浏览器“不要缓存”当前页面(免得用户刷新还是旧内容),就可以写——意思是“这个页面立即过期”,浏览器下次访问会重新问服务器要最新内容。我之前做活动报名页的时候就用了这句话,不然用户改了报名信息,刷新还是旧的,差点把“张三”的信息写成“李四”,吓出一身冷汗。
再比如解决中文乱码的问题——本质就是Response没告诉浏览器“我用的是UTF-8编码”,浏览器默认用了GBK,所以把中文“读错了”。我朋友那回的小程序,就是因为没设置Charset,导致“红烧肉”变成“红ç§è”,用户根本看不懂。后来加上,立马恢复正常——你看,Response的一个小属性,就能解决大问题。
Response的3个“必学用法”,我踩过的坑你别踩,直接套就行
Response对象的方法和属性有十几个,但新手只要先吃透3个最常用的,就能解决80%的问题——Write(输出内容)、Redirect(跳转页面)、Cookie(存用户信息)。我一个一个给你讲,连我踩过的坑都标出来,你直接避开就行。
你最常用的肯定是Response.Write,比如输出用户名、产品列表,但你知道吗?它还能输出HTML标签——相当于用ASP代码“画”页面元素。比如你想在页面上显示一个红色的按钮,不用写HTML,直接用ASP代码:
<% Response.Write "" %>
运行后,浏览器会显示一个红色按钮——因为Response.Write把HTML标签“传给”了浏览器,浏览器能直接解析。我之前帮邻居的鲜花店做网站,就用这个方法动态生成鲜花卡片:用Response.Write输出标签显示花的图片,
标签显示价格,比写静态HTML灵活多了——比如从数据库取10种花的信息,循环用Response.Write输出,不用手动写10遍代码。
但要注意:Response.Write输出的内容会直接插入到代码所在的位置。比如你把写在
标签里,它就会显示在页面最顶部(因为
在
前面),显得特别丑。我第一次做ASP页面的时候就犯过这错,把欢迎语写在里,结果用户打开页面先看到“欢迎光临”,再看到导航栏,特别奇怪——后来把代码挪到里才正常。
你做登录功能的时候,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?写了,结果用户登录后,数据库里多了一条重复的记录?其实问题出在——Response.Redirect只会告诉浏览器“去新页面”,但服务器还会继续执行后面的代码。比如:
<%
' 验证用户账号密码
if 账号正确 then
Response.Redirect "user.asp" ' 跳转至用户页
写入登录日志() ' 这句话还是会执行!
end if
%>
就算跳转了,“写入登录日志”的代码还是会跑,导致同一个用户的登录记录被写了两次——我之前做电商后台的时候就踩过这个坑,一天多写了200多条重复日志,后来加了Response.End()才解决:
<%
if 账号正确 then
Response.Redirect "user.asp"
Response.End() ' 终止后面的代码执行
end if
%>
记住:跳转后一定要加Response.End(),不然会“留尾巴”!
你想让用户下次访问的时候,不用再输入用户名吧?用Response.Cookie就行——它相当于服务器给浏览器发一张“小纸条”,上面写着用户名、偏好设置这些信息,浏览器会把“小纸条”存在本地,下次访问时再带回来,服务器就能认出是谁了。
比如存用户名:
这样浏览器会把“username=小夏”存在本地。等用户下次访问,你用Request.Cookie(“username”)就能取到这个值,直接显示“欢迎回来,小夏”——特别方便。但要注意:Cookie默认是“会话级”的(也就是浏览器关掉就没了),如果你想让Cookie存一周,得设置过期时间:
<%
Response.Cookie("username") = "小夏"
Response.Cookie("username").Expires = DateAdd("d", 7, Now()) ' 7天后过期
%>
我之前做社区论坛的时候就用了这句话,用户一周内不用重复登录,反馈特别好。但要提醒你:Cookie存在浏览器本地,不安全——别存密码、手机号这种敏感信息,存个用户名或者“喜欢的主题颜色”就行。如果用户禁用了Cookie(比如一些隐私意识强的用户),你得加个提示:“请启用Cookie以获得更好体验”,避免功能失效。
用Response做个“能记住用户名的留言板”,新手跟着做就能成
说了这么多,咱们来个实战——做一个简单的用户留言板,用到Response.Write输出留言、Response.Cookie存用户名,把刚才的知识串起来,你跟着做就能成。
步骤1:写留言输入页(add.asp)
用表单收集用户名和留言内容:
用户名:
留言:
步骤2:写保存留言的页(save.asp)
用Response.Cookie存用户名,用Response.Redirect跳转到留言列表:
<%
' 获取表单提交的内容(记得过滤特殊字符,避免SQL注入,这里简化了)
username = Request.Form("username")
content = Request.Form("content")
' 存用户名到Cookie,有效期7天
Response.Cookie("username") = username
Response.Cookie("username").Expires = DateAdd("d", 7, Now())
' 跳转到留言列表页(实际项目中要把留言存到数据库,这里简化为跳转)
Response.Redirect "list.asp"
Response.End() ' 终止后面的代码
%>
步骤3:写留言列表页(list.asp)
用Response.Write输出留言,用Request.Cookie取用户名:
<%
' 取Cookie里的用户名(如果没存过,显示“游客”)
username = Request.Cookie("username")
if username = "" then username = "游客"
%>
欢迎回来,!
最新留言
<%
' 假设从数据库取留言(这里用假数据代替)
Response.Write "
"
Response.Write "
小夏:今天吃了红烧肉,好吃到哭!
"
Response.Write "2024-05-20 14:30"
Response.Write "
"
Response.Write "
"
Response.Write "
小明:明天去爬山,有人一起吗?
"
Response.Write "2024-05-20 15:00"
Response.Write "
"
%>
我要留言
你看,就这三页,把Response的三个核心用法都用上了——输出内容、跳转页面、存用户信息。我上周刚帮邻居的小超市做了个类似的留言板,他说顾客用着很方便,不用每次输名字,还能看到自己之前的留言。
最后给你整理了“Response常用方法对照表”,存起来直接查
为了让你快速上手,我把Response最常用的方法和属性整理成了表格,你存起来,用到的时候直接查:
方法/属性 | 作用 | 常见场景 |
---|---|---|
Response.Write | 输出内容到浏览器 | 显示文字、动态生成HTML标签 |
Response.Redirect | 跳转至指定页面 | 登录后跳转、错误页跳转 |
Response.Cookie | 向浏览器发送Cookie | 记住用户名、保存偏好设置 |
Response.Charset | 设置响应的字符编码 | 解决中文乱码问题 |
Response.Expires | 设置页面过期时间 | 避免页面缓存(比如活动页、实时数据页) |
怎么样?是不是觉得Response对象没那么难了?其实只要抓住“传话筒”这个核心,再把几个常用用法吃透,你就能搞定ASP里的大部分响应问题。现在你可以打开编辑器,试试写一段Response.Write的代码——比如输出一个带样式的标题,或者一个按钮。如果遇到问题,比如Cookie存不上,先检查浏览器有没有禁用Cookie(现在很多浏览器默认允许,但有些用户会关);如果输出乱码,记得加Response.Charset = “UTF-8″。
对了,如果你试的时候遇到奇怪的问题,比如跳转后页面空白,先看代码里有没有加Response.End()——我当初学的时候也踩过这个坑,后来发现是没终止后面的代码,导致响应内容乱了。你要不要现在就试试?有问题留言,我帮你看看!
用Response.Write输出中文为什么会乱码?
因为Response没告诉浏览器你用的是什么编码呀!浏览器默认可能用GBK解析,但你的ASP文件是UTF-8编码,两边“语言不通”就会乱码。解决方法特简单,在输出内容前加一行,这样浏览器就知道用UTF-8解码,中文就正常了。我之前帮朋友调小吃店小程序的时候,就因为没加这句话,“红烧肉”变成一堆乱码,加了之后立马恢复正常。
为什么用Response.Redirect跳转后,后面的代码还会跑?
因为Response.Redirect只是“通知”浏览器跳转到新页面,但服务器这边的代码还会继续往下执行——就像你喊朋友去买奶茶,你自己还在继续收拾桌子一样。要是不想让后面的代码跑,得在Response.Redirect后面加一行,直接“叫停”服务器的执行,避免重复操作比如多写登录日志。我之前做电商后台的时候就踩过这坑,没加Response.End()导致一天多了200条重复日志,后来加上就好了。
设置了Response.Cookie为什么下次访问没记住用户名?
那是因为你没给Cookie设置“过期时间”呀!Response.Cookie默认是“会话级”的——意思是浏览器一关,Cookie就没了,下次打开浏览器当然记不住。想让Cookie存久点,得加个过期时间,比如你想存7天,就写,这样浏览器会把Cookie存7天,下次访问就能记住用户名了。我做社区论坛的时候就这么用,用户反馈不用重复输名字特方便。
Response.Write输出的内容为什么显示在页面顶部?
因为Response.Write输出的位置,就和你写代码的位置一模一样!比如你把写在
标签里,那浏览器解析的时候,会先处理里的内容,自然就显示在页面最顶部了。想让内容显示在合适的位置,比如页面中间或者导航栏下面,得把Response.Write的代码放在标签里对应的位置——我第一次学的时候就犯过这错,把欢迎语写在里,结果用户打开页面先看到“欢迎光临”,再看到导航栏,特别奇怪,后来挪到里就正常了。
Response.Expires=-1是做什么用的?
这是让页面“立即过期”的意思!Response.Expires=-1会告诉浏览器,这个页面“已经过期了”,下次访问的时候别用缓存里的旧内容,得重新问服务器要最新的。比如你做活动报名页,用户改了信息之后,要是页面缓存了,刷新还是旧内容,很容易搞错信息。我之前做活动页的时候就加了这句话,避免用户看到旧的报名信息,效果特好。
2.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!
3. 不得使用于非法商业用途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。否则后果自负!
4. 本站提供的源码、模板、插件等等其他资源,都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!
5.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、失效或广告,请联系管理员处理!
6.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,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!
7. 如遇到加密压缩包,请使用WINRAR解压,如遇到无法解压的请联系管理员!
8. 精力有限,不少源码未能详细测试(解密),不能分辨部分源码是病毒还是误报,所以没有进行任何修改,大家使用前请进行甄别!
站长QQ:709466365 站长邮箱:709466365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