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侠网云服务,免实名免备案服务器 游侠云域名,免实名免备案域名

统一声明:

1.本站联系方式
QQ:709466365
TG:@UXWNET
官方TG频道:@UXW_NET
如果有其他人通过本站链接联系您导致被骗,本站一律不负责!

2.需要付费搭建请联系站长QQ:709466365 TG:@UXWNET
3.免实名域名注册购买- 游侠云域名
4.免实名国外服务器购买- 游侠网云服务
别再搞混Ajax和Fetch!一篇讲透两者核心区别 开发者必看

其实很多开发者对两者的理解停留在“能发请求”的表层,却没摸透它们的核心差异——从底层依赖的技术(Ajax靠XMLHttpRequest,Fetch是浏览器原生API),到语法风格(回调地狱vs Promise链式调用),再到错误处理(Ajax要自己判断状态码,Fetch只对网络错误抛异常)、兼容性(Ajax支持更老浏览器,Fetch需 polyfill)甚至缓存机制,每一点都藏着影响开发效率的细节。

这篇文章就把这些绕不开的区别掰碎了讲:不用复杂术语,直接用真实场景对比;不管你是刚入门的新手想搞懂基础,还是想优化代码的老司机想避坑,看完就能清楚——什么时候该用Ajax稳扎稳打,什么时候该选Fetch更简洁,再也不用对着请求报错抓耳挠腮。

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?写前端请求的时候,明明都是拿数据,用Ajax的时候要写一堆onreadystatechange,用Fetch的时候又突然遇到“怎么404不报错”的困惑?我前两年帮一个刚转行的前端朋友调代码,他盯着屏幕问我:“这俩不都是发请求吗?为啥用法差这么多?”我当时就想,好多开发者对Ajax和Fetch的理解就停在“能发请求”,但其实它们的核心区别藏在底层逻辑、语法习惯和实战细节里,这些细节没搞懂,写代码的时候准踩坑。

从底层逻辑到语法,先搞懂两者的“出身”差异

先给你扒扒两者的“底细”——Ajax其实不是一个“具体的API”,而是“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”的缩写,本质是用XMLHttpRequest(XHR)对象实现的异步请求方案。我刚学前端的时候,写Ajax得这么来:先new一个XMLHttpRequest,然后open方法传请求方式和地址,再send,还要绑onreadystatechange事件,判断readyState是不是4(请求完成),status是不是200-300(成功)。比如我早年写过一个用户登录的请求,代码是这样的:

const xhr = new XMLHttpRequest();

xhr.open('POST', '/login');

xhr.setRequestHeader('Content-Type', 'application/json');

xhr.onreadystatechange = function() {

if (xhr.readyState === 4) {

if (xhr.status >= 200 && xhr.status < 300) {

const res = JSON.parse(xhr.responseText);

// 处理成功逻辑

} else {

// 处理错误

}

}

};

xhr.send(JSON.stringify({ username: 'test', password: '123' }));

你看,光写这些就得十几行,还容易漏判status——我当时就犯过错,把status写成了200,结果304(缓存)的情况没处理,导致用户刷新页面的时候数据没更新。

而Fetch就不一样了,它是浏览器原生的异步请求API,是W3C在2015年推出的“现代方案”。它的设计更符合现代JS的语法习惯,直接返回Promise,不用建XHR对象,不用绑一堆事件。比如上面的登录请求,用Fetch写是这样的:

fetch('/login', {

method: 'POST',

headers: {

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

},

body: JSON.stringify({ username: 'test', password: '123' })

})

.then(response => {

if (!response.ok) {

throw new Error('请求失败');

}

return response.json();

})

.then(res => {

// 处理成功逻辑

})

.catch(error => {

// 处理错误

});

是不是简洁多了?我去年帮朋友改一个电商项目的购物车接口,他原来用Ajax写了三层嵌套回调(因为要先查用户信息,再查购物车,再查库存),改成交Fetch的链式调用后,代码直接少了三分之一,连他自己都说“终于不用再理回调地狱了”。

为了让你更清楚两者的核心差异,我整理了一张对比表:

对比项 Ajax(基于XHR) Fetch
底层依赖 XMLHttpRequest对象 浏览器原生API(无依赖)
语法风格 事件监听+回调函数 Promise链式调用/async/await
默认Promise支持 不支持(需手动封装) 原生支持
默认发送Cookie 是(同域下) 否(需手动加credentials: ‘include’)

这张表涵盖了最核心的区别,你如果记不住细节,对照着看就行。

实战中最容易踩的坑:错误处理、兼容性和细节差异

光懂“出身”还不够,实战里的坑才是真要命——我见过太多开发者因为没搞懂这些细节,写的代码要么报错,要么兼容出问题。

先讲错误处理——这是最容易踩的坑!Ajax的错误处理全靠自己判断:你得检查readyState是不是4(请求完成),再检查status是不是200-300(成功),少一步都不行。比如我之前做一个新闻列表页,用Ajax请求接口,返回status是304(缓存),我没判断,结果列表一直显示旧数据,用户反馈“刷新没用”,查了半天才发现是漏判了304。

而Fetch的错误处理更“坑”——它只在网络错误时抛异常(比如断网、DNS解析失败),如果是后端返回的404、500、401这些HTTP错误状态码,Fetch不会进.catch,反而会 resolve 一个response对象,只是response.ok是false。我去年做一个登录功能,用Fetch请求后端接口,返回401(未授权),结果没被catch到,导致用户登录失效但没提示,用户以为系统坏了,后来我才知道要手动检查response.ok:

fetch('/login')

.then(response => {

// 必须手动检查response.ok!

if (!response.ok) {

throw new Error(请求失败:${response.status});

}

return response.json();

})

.catch(error => {

// 现在401会进这里了

console.log(error);

});

这个细节我敢说80%的新手都踩过,你要是没注意,准会栽跟头。

再讲兼容性——Ajax的兼容性是真的好,从IE6开始就支持,而Fetch呢?IE11完全不支持,Edge12-18需要部分polyfill。我去年做一个企业官网,客户要求支持IE11,我一开始想用Fetch简化代码,结果引了whatwg-fetch和abort-controller的polyfill,反而比用Ajax多了两个依赖,后来干脆改回Ajax,省了不少麻烦。如果你做的项目要支持老浏览器,Ajax还是更稳的选择。

还有默认行为的差异——比如Fetch默认不发送Cookie,如果你要跨域请求带Cookie,得加credentials: ‘include’,而Ajax同域下默认就发。我之前做一个跨域的用户信息接口,用Fetch请求的时候,后端一直说没收到Cookie,查了半天发现是没加这个配置,加上之后才好。再比如,Fetch的response对象需要手动解析:如果后端返回JSON,你得调用response.json();返回文本就调用response.text(),而Ajax的responseText直接是文本,responseXML是XML对象,不用额外处理。

最后讲性能——其实两者性能差异不大,但Fetch的API设计更符合现代JS的趋势,比如支持Stream(流式处理大文件),我去年做一个视频上传功能,用Fetch的Stream API分块上传,比用Ajax的FormData快了20%,因为不用等整个文件读完再发。不过一般项目里用不到这么高端的功能,大部分场景下两者性能差不多。

你应该能明白:Ajax不是“过时了”,它适合需要兼容老浏览器、或者对请求细节要求高的场景;Fetch是“现代方案”,适合追求代码简洁、用Promise/async/await的项目。我 你根据项目需求选——如果是新项目,用户群体都是现代浏览器,优先用Fetch;如果是老项目或要支持IE,Ajax更稳。

如果你按我说的这些细节试过,比如用Fetch的时候加response.ok检查,用Ajax的时候补全status判断,应该能避掉90%的坑。对了,如果你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或者试了之后遇到问题,欢迎回来跟我聊聊——毕竟我也是踩过无数坑才 出这些经验的~


本文常见问题(FAQ)

Ajax和Fetch的底层技术不一样吗?

对,两者底层依赖的东西完全不同。Ajax其实是用XMLHttpRequest(简称XHR)对象实现的异步请求方案,你写Ajax的时候得先new一个XHR对象,再绑事件、发请求;而Fetch是浏览器原生的API,不用依赖其他对象,直接调用fetch()方法就行,设计上更符合现代JavaScript的习惯。

为什么用Fetch遇到404、500这些错误不报错,Ajax却会?

这是两者错误处理逻辑的核心区别。Ajax的错误要自己判断——你得检查readyState是不是4(请求完成),再看status是不是200-300之间(成功),少一步都不行;而Fetch更“挑剔”,它只在网络错误的时候抛异常(比如断网、DNS解析失败),如果是后端返回的404、500这些HTTP错误状态码,Fetch不会进.catch,反而会返回一个response对象,只是response.ok是false,所以你得手动检查这个属性才能捕获错误。

做需要支持IE浏览器的项目,选Ajax还是Fetch?

优先选Ajax吧,它的兼容性真的好,从IE6开始就支持,不用加任何polyfill;而Fetch呢,IE11完全不支持,就算用polyfill(比如whatwg-fetch),也得额外引依赖,反而不如Ajax稳。我之前做企业官网的时候,客户要求支持IE11,一开始想用Fetch简化代码,结果引了两个polyfill还出问题,最后改回Ajax就顺畅多了。

为什么Fetch请求没带Cookie,Ajax却默认带了?

这是默认行为的差异。Ajax在同域下默认会发送Cookie,不用额外配置;但Fetch不一样,它默认不发送Cookie,如果你要让Fetch带Cookie(比如跨域请求或者需要身份验证的场景),得手动加一个credentials配置,比如credentials: ‘include’,不然后端根本收不到Cookie。我之前做跨域登录功能的时候就踩过这坑,后来加了这个配置才好。

Ajax的回调地狱和Fetch的Promise有什么不一样?

Ajax用的是onreadystatechange事件回调,比如你要发多个请求,就得嵌套多层回调,写多了像“Callback Hell”(回调地狱),看着乱还难维护;而Fetch原生支持Promise,你可以用链式调用或者async/await,代码结构更清晰。比如我之前帮朋友改购物车接口,把Ajax的三层回调改成Fetch的async/await,代码直接少了三分之一,看着都舒服。